各地市、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与传承发展。特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曾仕强教育奖”。
该奖项旨在激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成效显著的学校,进一步深化文化探究实践,强化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扶持偏远地区及省份的中小学校,助力其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事项
往届精彩回顾
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颁奖仪式
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颁奖仪式
郏县渣园乡成达实验学校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丰城市实验小学
宁阳县复圣中学
毕节四小
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
邵阳市双清区五里牌小学
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
盈江县**小学
紧接着,由曾以德先生为莅临现场的曾仕强教育基金捐赠单位代表:上海亦铠服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娜女士、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公司总经理肖特先生、惠州市华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先生、惠州市易肽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海洋先生、广州尊胜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扬女士、高洪亮先生、泰学有福家长代表欧阳禄秀女士、亲朋好友代表李涛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瓷盘,感恩大家对曾仕强教授的爱,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由“曾仕强教育奖”评审专家代表为获得“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提名奖”的16所学校颁发荣誉证书。这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同样展现出了**的表现与无限的潜力。
最后,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李志峰先生深情回顾了自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历程,李志峰先生热切期望更多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加入捐赠行列,共同支持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
论坛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田海平为论坛致开幕辞。
他在致辞中说,从中华民族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面对共同遭遇的现代性难题,重温“仁的教育”的文化价值,深化“仁性”的教育内涵。并对本次论坛表示了支持和期待。
论坛演讲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的知名专家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广东、江西、福建、山东、湖南、贵州、重庆、辽宁、内蒙古、浙江、山西、黑龙江、甘肃、四川、安徽等地的中小学教学名师汇聚一堂,聚焦“返本开新 铸魂育人”主题,分享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理解,交流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路径、方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奉献了精彩的思想。
现将精彩言论摘录如下:
1
任剑涛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任剑涛老师在演讲中认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体现为三个极其重要的结合:
**是中华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的结合,第二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结合,第三是现代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他提出,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止是为了中国的现在、未来或者前途与命运,而要以人类担当为伟大责任。因此,我们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国家情怀,要持续共同努力。
2
沈湘平
“日用而不觉”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认为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来看,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日用而不觉的形态。
他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出发,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理解传统文化想干什么,二是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理解传统文化存在的形态,明白从什么地方入手。
并且就第二点进行了着重阐述,文化是“日用而不觉的”,因此学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要去启动学生思维,启动学生的自我觉知,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让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最终让学生将学到的“道”回归日用而不觉的状态。
3
周增为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教学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增为以“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教学”为主题,阐述了“如何理解今天的课程教学,承载的文化责任”“如何理解约束传统文化对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我们的课程教学还要做哪几件事情”三个问题。
并且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新时代的教育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作为教育人,要有意志,要有精神引领,要自觉肩负起守正、传承、创新的教育使命。
4
苏金良
三文·三化·三人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前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学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苏金良阐述了什么是“三文·三化·三人”,并提出要实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一定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人育人。
因此,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可以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入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天下之势;其次是要阅读经典,中国学术体系,仁性至上,用仁来给孩子开蒙;最后要落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有度人之心,要居中观外,知行合一,为天地立心有良心,为生民立命担使命。
5
郑维忠
中国扇舞蹈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北京舞蹈学院武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郑维忠以“中国扇舞蹈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为题讲了三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团扇舞蹈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基本保持不变的审美定势——含蓄美与朦胧美;三是团扇舞蹈的人文精神被定位为人的觉醒,人的自觉。
6
郑元俊
党建统领 文化铸魂 立德树人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推动复圣教育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元俊从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心得体会、困惑打算四个方面,阐述了宁阳县复圣中学是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复圣教育高质量发展。
7
苏 明
深耕文化沃土,再谱育人新篇
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首先讲述了作为首届曾仕强教育基金奖获奖校之一的感悟,然后,提出了接下来学校发展的三大工作思路:一是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全育人机制,全力深化以校为本,特色化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学校发展的四大工程,系统梳理百年学校的四大经验,奠定传统文化底色,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三是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努力开创百年复校发展新局面,擦亮孔子家乡传统文化教育品牌。
1
饶 政
探寻岭南文化源,传承千年智慧光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校长饶政提出,孩子首先要知道、了解自己的、本土的文化,其次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深深扎下去,让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文化自信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儿童的身体里。并且以学校的教育实践为例,作了《探寻岭南文化源 传承千年智慧光——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汇报。
2
林晓枫
扎根本土 植本育新 铸魂青春
福州八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育“145”模式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林晓枫介绍了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45”模式。其中,“1”指“立德树人”;“4”指“体制机制、课程建设、队伍支撑、基地创设”;“5”指“思政引领力、课程内生力、活动吸引力、环境浸润力、文化传承力”。
3
刘云波
以“博雅”育人 以“养正”润心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云波从核心理念作引领、优美环境富内涵、优化课程强素养、书香校园增气质、多彩活动促成长五个方面,讲述了学校以“博雅”育人、以“养正”润心的博雅少年成长路径实践。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学校的校本操——功夫扇。
4
吴思祥
道德人生最幸福 德才兼备最快乐
毕节四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贵州省毕节四小校长、高级教师吴思祥作了《道德人生最幸福 德才兼备最快乐——毕节四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为主题的汇报,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交流学习三个维度的教育实践,全方位展示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绩。
5
孟 姜
德普懂中国,有什么不同?
重庆市德普外国语学校双语初中部校长孟姜从国际学校开国学课程入的原因说起,提出了以国学培养“健全的人、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学校”这一观点,并从12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全员国学的集体动员、知行合一的研学课程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
6
龚雪辉
道德立校久 经典济世长
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丰城市经典诵读研训团队组长龚雪辉以“道德立校久 经典济世长”为主题,介绍了学校经典诵读教育工作的七大路径:一是领导重视,为经典诵读赋能;二是营造氛围,为经典诵读造势;三是三个“统一”,为经典诵读奠基;四是过程评价,为经典诵读提质;五是守正创新,为经典诵读添翼;六是团队研训,为经典诵读续航;七是“五大效应”,为经典诵读定心。
7
夏春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薄弱学校的做法与成效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五里牌小学校长夏春阳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薄弱学校的做法和成效:一是文化墙展示,让墙壁说话,让文化开花;二是读书活动展示,让书香浸润童年,让书香满园;三是校本研究展示,让传统文化入课程,让经典入教材;四是成果展示,让活动依托课题开展,让经典点亮人生。
8
王羿入
边境线上的学校之美
云南省盈江县**小学党总支书记王羿入结合学校教育实践,从管理、环境、课程、活动、课题等五方面出发,浅谈了边境线上的学校之美:一是组织引领,落地有声;二是润物细无声,环境育人之美;三是课程为载体,落地有方法;四是活动是校园生活之美;五是课题研究,探究之美。
9
王军利
让经典引领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
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校长王军利认为,教育的本真是以梦想点燃梦想、以心灵呵护心灵、以行动引领行动、以人生成就人生,并阐释了学校如何让经典引领我们回归教育本真的四个解决方式:一是理念引领,打造经典教育特色;二是课程载体,推进经典教育落地;三是机制保障,确保经典教育实效;四是成效实证, 彰显经典教育魅力。
本次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程光泉,广东省罗浮山泰学学校董事长、论坛副秘书长李志峰主持,下半场由有学教育负责人、论坛副秘书长肖滔滔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
程光泉
广东省罗浮山泰学学校董事长、论坛副秘书长
李志峰
有学教育负责人、论坛副秘书长
肖滔滔
走进宁阳县复圣中学
下午,各位专家及教师们进入宁阳县复圣中学,参观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六年级入泮礼
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绘画、手工、剪纸成果展
中华优秀传统校园文化展示
公开课展示
本届论坛还在宁阳县复圣中学举行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获得各地教师代表的一致好评。
授课老师:章盛智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散步》中的尊老爱幼美德
授课老师:张德强
山东省青岛高新区文典路学校:《顺时而为》
授课老师:王平菲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
《唤醒数学之魂,探寻文化之根》
授课老师:沈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