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传统文化进校园,百万教育奖等您来拿!

2025-06-14

图片
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第三届曾仕强教育奖”活动通知



各地市、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与传承发展。特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曾仕强教育奖”。


该奖项旨在激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成效显著的学校,进一步深化文化探究实践,强化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扶持偏远地区及省份的中小学校,助力其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图片

申报事项

图片


主办单位

良心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良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奖项设置


1.曾仕强教育奖:全国范围内奖励十所学校,奖励金总额壹佰万元,每所获得奖励的学校将获得人民币拾万元的奖励金,助力其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2.提名奖:设立若干提名奖,对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校进行提名奖励,提名奖学校将作为下一届的候选对象,同时,每所学校将获得教师培训名额。



申报资格


1.具备合法办学资质的普通中小学,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申请。幼儿园、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不在本次奖励范围之内;


2.连续五年以上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效果显著。



申报条件


1

示范辐射性—— 示范引领,区域带动


成果显著:学校在整体办学水平上表现**,近三年内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有突出实验成果,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校园文化特色,被评为全国、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先进单位优先。


经验广泛传播:通过参与各级教育研讨活动、校际交流等形式,积极分享本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实践成果,为区域内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发展。同时在***、省级媒体上进行过专题报道;


2

区域扶持—— 偏远地区,优先奖励


对位于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及文化资源相对薄弱省份的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奖励,重点考量其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整合、在当地文化特色挖掘及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实践成效与发展需求。


3

政策契合性 —— 精准对标,深度践行


学校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精神,尤其是深度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


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教学全流程中,精准融入文件所倡导的文化内容与教育理念,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正确性与目标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4

专业权威性—— 专业引领,质量驱动


师资专业素养:拥有一支具备深厚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系统性、趣味性的传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


课程科学设置: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课程以“3+2+N” 全科覆盖模式: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


教学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实践,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文化古迹、非遗传承地,布置传统文化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全方位提升学生参与度,深化教学成效 。


5

育人实效性 —— 立德树人,素养提升


品德修养塑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通过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综合素质发展: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


学生在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在文化知识方面有所收获,还在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实现全面发展。


6

教育本质回归性—文化浸润,内涵聚焦


教育本质把握: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避免形式主义,将教育重点聚焦于文化内涵的传递,让学生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在学生内心的深度浸润。


资源合理整合:在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校园时,进行合理筛选与整合,确保其与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相契合,避免过度追求形式和数量,注重教育资源的质量与教育效果的达成。



评选方式


活动将由主办单位共同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由***教育专家和省级教育专家组成。


01

评审小组根据申报条件对申报书进行初审,确定考察对象。

02

评审小组组织专家对初审通过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复审。

03

复审通过单位报送主办单位终审确认。

申报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截止


申报材料

01

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按要求填写《第三届曾仕强教育奖申报书》。

02

申报学校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提供其他佐证材料。

03

学校必须认真属实填写申报书,如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参与资格。

报送方式


申报书纸质版盖章签字后同其他佐证材料各一份,于2025年7月31日前邮寄至:

北京市 大兴区 金星西路 绿地中央广场B座1007室

收件人:熊老师

电话:13910225207

电子版同时发送至邮箱:

57691444@qq.com

盖章页请上传PDF扫描件或拍照上传图片


活动通知及申报书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2QJOZr2WKcUv3TntfbE2LQ
提取码: xm6t


咨询电话/微信

王老师:13911384177(同微信)

熊老师:13910225207(同微信)


图片



图片

往届精彩回顾

图片




图片

首届曾仕强教育基金颁奖典礼

在山东曲阜成功举行
图片



,时长03:32



金秋十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中国教师教育网联合主办,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届曾仕强教育基金颁奖典礼”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山东曲阜成功举行。


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多位专家、教育局领导、校长、教师参加典礼,大家相逢欢聚,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今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捐出奖金100万元,奖励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十所先进学校,这次奖励给十所先进学校极大的精神支持和鼓舞。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传承至今的生机勃勃的文化,要辛苦你们手把手地教给您的学生,传给咱们的子孙,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基金愿意陪伴您完成这个历史的重托和时代的责任。


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宋廷到会并致辞。曾仕强先生的长子、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以德先生到会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李志峰先生饱含深情回顾曾仕强先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人事迹,以及曾仕强教育基金设立的历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对曾仕强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首届曾仕强教育基金评审专家代表、齐鲁名校长、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校长李成泉公布《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基金评选标准》,期待更多学校参与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主持会议。


图片

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宋廷

图片

曾仕强教授长子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以德先生

图片

中国孔子基金会

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

李志峰先生

图片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校长李成泉

图片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




图片
图片

特邀嘉宾、评审专家和曾仕强教育基金捐赠者代表分别为获得“首届曾仕强教育奖”的十所学校颁发十万元奖金、荣誉证书、奖杯、奖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颁奖仪式

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
图片


图片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有学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罗浮山泰学学校承办的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颁奖仪式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于2024年10月13-14日在山东泰安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300多位专家、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颁奖仪式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曾仕强教育奖”评审专家组组长程光泉,详尽地汇报了两届评审工作的总体情况。他特别强调了参选学校数量的逐年攀升,并细致分析了其中中小学所占比例的显著变化。


图片


特邀嘉宾和曾仕强教育基金捐赠者代表分别为获得“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的十所学校颁发十万元奖金、荣誉证书、奖杯和奖牌


图片

郏县渣园乡成达实验学校


图片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图片

丰城市实验小学


图片

宁阳县复圣中学


图片

毕节四小


图片

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


图片

邵阳市双清区五里牌小学


图片

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


图片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


图片

盈江县**小学


图片


接下来,曾仕强教授长子曾以德先生致感谢词。曾以德先生满怀期待地展望未来,希望曾仕强教育基金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不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图片


紧接着,由曾以德先生为莅临现场的曾仕强教育基金捐赠单位代表:上海亦铠服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娜女士、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公司总经理肖特先生、惠州市华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先生、惠州市易肽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海洋先生、广州尊胜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扬女士、高洪亮先生、泰学有福家长代表欧阳禄秀女士、亲朋好友代表李涛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瓷盘,感恩大家对曾仕强教授的爱,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下来,由“曾仕强教育奖”评审专家代表为获得“第二届曾仕强教育奖提名奖”的16所学校颁发荣誉证书。这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同样展现出了**的表现与无限的潜力。


图片


最后,中国孔子基金会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李志峰先生深情回顾了自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历程,李志峰先生热切期望更多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加入捐赠行列,共同支持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


图片


论坛致辞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田海平为论坛致开幕辞。


他在致辞中说,从中华民族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面对共同遭遇的现代性难题,重温“仁的教育”的文化价值,深化“仁性”的教育内涵。并对本次论坛表示了支持和期待。


论坛演讲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的知名专家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广东、江西、福建、山东、湖南、贵州、重庆、辽宁、内蒙古、浙江、山西、黑龙江、甘肃、四川、安徽等地的中小学教学名师汇聚一堂,聚焦“返本开新   铸魂育人”主题,分享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理解,交流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路径、方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奉献了精彩的思想。


图片

图片


现将精彩言论摘录如下:


图片
图片

上半场

图片




1

任剑涛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图片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任剑涛老师在演讲中认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体现为三个极其重要的结合:


**是中华文明与世界现代文明的结合,第二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结合,第三是现代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他提出,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止是为了中国的现在、未来或者前途与命运,而要以人类担当为伟大责任。因此,我们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国家情怀,要持续共同努力。


2

沈湘平

“日用而不觉”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认为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来看,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日用而不觉的形态。


他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出发,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理解传统文化想干什么,二是从传统文化的特质角度理解传统文化存在的形态,明白从什么地方入手。


并且就第二点进行了着重阐述,文化是“日用而不觉的”,因此学生和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要去启动学生思维,启动学生的自我觉知,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让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最终让学生将学到的“”回归日用而不觉的状态。


3

周增为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教学


图片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增为以“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教学”为主题,阐述了“如何理解今天的课程教学,承载的文化责任”“如何理解约束传统文化对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我们的课程教学还要做哪几件事情”三个问题。


并且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新时代的教育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作为教育人,要有意志,要有精神引领,要自觉肩负起守正、传承、创新的教育使命。


4

苏金良

三文·三化·三人


图片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前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学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苏金良阐述了什么是“三文·三化·三人”,并提出要实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一定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人育人。


因此,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可以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入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察天下之势;其次是要阅读经典,中国学术体系,仁性至上,用仁来给孩子开蒙;最后要落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有度人之心,要居中观外,知行合一,为天地立心有良心,为生民立命担使命。


5

郑维忠

中国扇舞蹈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图片


北京舞蹈学院武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郑维忠以“中国扇舞蹈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为题讲了三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团扇舞蹈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基本保持不变的审美定势——含蓄美与朦胧美;三是团扇舞蹈的人文精神被定位为人的觉醒,人的自觉。


6

郑元俊

党建统领 文化铸魂 立德树人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推动复圣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元俊从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心得体会、困惑打算四个方面,阐述了宁阳县复圣中学是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复圣教育高质量发展。


7

苏   明

深耕文化沃土,再谱育人新篇


图片


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首先讲述了作为首届曾仕强教育基金奖获奖校之一的感悟,然后,提出了接下来学校发展的三大工作思路:一是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全育人机制,全力深化以校为本,特色化教育改革,系统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学校发展的四大工程,系统梳理百年学校的四大经验,奠定传统文化底色,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三是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努力开创百年复校发展新局面,擦亮孔子家乡传统文化教育品牌。



图片
图片

下半场

图片



1

饶   政

探寻岭南文化源,传承千年智慧光


图片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校长饶政提出,孩子首先要知道、了解自己的、本土的文化,其次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深深扎下去,让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文化自信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儿童的身体里。并且以学校的教育实践为例,作了《探寻岭南文化源 传承千年智慧光——广州市黄埔区凤凰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汇报。


2

林晓枫

扎根本土 植本育新 铸魂青春

福州八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育“145”模式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图片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林晓枫介绍了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45”模式。其中,“1”指“立德树人”;“4”指“体制机制、课程建设、队伍支撑、基地创设”;“5”指“思政引领力、课程内生力、活动吸引力、环境浸润力、文化传承力”。


3

刘云波

以“博雅”育人   以“养正”润心


图片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云波从核心理念作引领、优美环境富内涵、优化课程强素养、书香校园增气质、多彩活动促成长五个方面,讲述了学校以“博雅”育人、以“养正”润心的博雅少年成长路径实践。并且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学校的校本操——功夫扇。


4

吴思祥

道德人生最幸福 德才兼备最快乐

毕节四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图片


贵州省毕节四小校长、高级教师吴思祥作了《道德人生最幸福 德才兼备最快乐——毕节四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为主题的汇报,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交流学习三个维度的教育实践,全方位展示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绩。


5

孟   姜

德普懂中国,有什么不同?


图片


重庆市德普外国语学校双语初中部校长孟姜从国际学校开国学课程入的原因说起,提出了以国学培养“健全的人、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学校”这一观点,并从12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全员国学的集体动员、知行合一的研学课程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


6

龚雪辉

道德立校久 经典济世长


图片


江西省丰城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丰城市经典诵读研训团队组长龚雪辉以“道德立校久   经典济世长”为主题,介绍了学校经典诵读教育工作的七大路径:一是领导重视,为经典诵读赋能;二是营造氛围,为经典诵读造势;三是三个“统一”,为经典诵读奠基;四是过程评价,为经典诵读提质;五是守正创新,为经典诵读添翼;六是团队研训,为经典诵读续航;七是“五大效应”,为经典诵读定心。


7

夏春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薄弱学校的做法与成效


图片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五里牌小学校长夏春阳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薄弱学校的做法和成效:一是文化墙展示,让墙壁说话,让文化开花;二是读书活动展示,让书香浸润童年,让书香满园;三是校本研究展示,让传统文化入课程,让经典入教材;四是成果展示,让活动依托课题开展,让经典点亮人生。


8

王羿入

边境线上的学校之美


图片


云南省盈江县**小学党总支书记王羿入结合学校教育实践,从管理、环境、课程、活动、课题等五方面出发,浅谈了边境线上的学校之美:一是组织引领,落地有声;二是润物细无声,环境育人之美;三是课程为载体,落地有方法;四是活动是校园生活之美;五是课题研究,探究之美。


9

王军利

让经典引领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


图片


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校长王军利认为,教育的本真是以梦想点燃梦想、以心灵呵护心灵、以行动引领行动、以人生成就人生,并阐释了学校如何让经典引领我们回归教育本真的四个解决方式:一是理念引领,打造经典教育特色;二是课程载体,推进经典教育落地;三是机制保障,确保经典教育实效;四是成效实证, 彰显经典教育魅力。



图片


本次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程光泉,广东省罗浮山泰学学校董事长、论坛副秘书长李志峰主持,下半场由有学教育负责人、论坛副秘书长肖滔滔主持。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论坛秘书长

程光泉


图片

广东省罗浮山泰学学校董事长、论坛副秘书长


李志峰


图片

有学教育负责人、论坛副秘书长

滔滔


图片



走进宁阳县复圣中学



下午,各位专家及教师们进入宁阳县复圣中学,参观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图片

六年级入泮礼


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绘画、手工、剪纸成果展


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校园文化展示


公开课展示


本届论坛还在宁阳县复圣中学举行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获得各地教师代表的一致好评。


图片
福建省福州八中:
《凝固的音乐——中国古建筑欣赏与体验》

授课老师:章盛智


图片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散步》中的尊老爱幼美德

授课老师:张德强


图片

山东省青岛高新区文典路学校:《顺时而为》

授课老师:王平菲


图片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

《唤醒数学之魂,探寻文化之根》

授课老师:沈 叶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