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形式,不仅可以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了解,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等独特优势,以及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功法,有效解决超重、肥胖、近视、脊柱侧弯、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大等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将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作为重点任务。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要求将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国医大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主审并作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建平领衔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
(国医大师张伯礼)
3年来,《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进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中小学校园。其中河南省南阳地区中小学生于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学习中医药文化,近900所中小学开设中医文化课程。
2024年3月,张伯礼院士作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主审,到南阳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察看南阳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情况,肯定了南阳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南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表示赞许。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发布,要求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点带面,逐步铺开,首批选取中心城区30所学校作为试点,到2022年全市覆盖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5年覆盖比例达到50%以上。(引自南阳市人民政府)
此后,南阳市各试点学校选用了《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作为教学载体,开设中医药课程。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国学汇人人学中医课题组特别引入首套由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教材,该套教材全国通用,是各地政府、教育局、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力抓手。
各地可以合作的业务范围:
1.与当地教育局及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开展当地传统文化进校园校长论坛、交流会、研讨会;
2.单独以学校为单位,使用本套教材,作为试点学校,进行推广;优秀学校由课题组颁发“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牌匾;
3.以当地区县教育局为单位,下发相关文件,全县区推广,可单独索取相关教育局文件;
4.全国组委会提供相关中医专家、教授资源,支持当地开展相关中医特色活动,中医药知识竞赛,岐黄之光论坛等校园活动;
5.成立学校内部岐黄国医社,以社团形式开展中医教育;
6.寻找当地相关资质机构,以课后延时形式,以本套教材为抓手,开展中医教育;
7.与当地中医馆、社区、国学书院、景区合作,开展校外社会化中医教育,开设岐伯小中医国学周末班;
欢迎全国各地传统文化书院、中医教育机构、以及有教育局及学校资源的相关同仁,扫码入群,来电咨询,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咨询电话:19812620196 辛老师